



















资料信息
品名作者 | 尔雅音图,晋代,郭璞撰 |
形制尺寸 | 册页,清嘉庆六年艺学轩影宋本 |
来源版权 | 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本,© Copyright |
资料简介 | 郭璞研究和注解《尔雅》历时18年之久,对《尔雅》所载之动物和植物进行了许多研究后编成《尔雅图》。由于他的研究和注解,使用动植物分类研究的图示法,使得此书也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。此本《尔雅音图》为艺学轩藏版、嘉庆六年影宋绘图本重摹刊,卷首载有南喊曾焕嘉庆六年叙。 《尔雅》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。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,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,递相增益而成的。全书19篇,其中最后7篇分别是:《释草》、《释木》、《释虫》、《释鱼》、《释鸟》、《释兽》和《释畜》。这7篇不仅著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及其名称,而且还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,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中。《尔雅》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,是后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著作。据史书记载,东汉初,窦攸由于“能据《尔雅》辨豹鼠”,所以汉光武帝奖赏给他百匹帛,并要群臣子弟,跟从窦攸学习《尔雅》。郭璞更是把《尔雅》视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,了解大自然的入门书。他说:“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,莫近于《尔雅》。”但是,《尔雅》成书较早,文字古朴,加上长期辗转流传,文字难免脱落有误,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不少内容,不易被人看懂。因此,在郭璞之前已经有犍为文学、刘歆、樊光、李巡、孙炎等人,为《尔雅》作注。郭璞从小就对《尔雅》感兴趣。他认为旧注“犹未详备,并多纷谬,有所漏略”,于是“缀集异闻,会粹旧说,考方国之语,采谣俗之志”,并参考樊光、孙炎等旧注,对《尔雅》作了新的注解。 |
资料下载
资料名称 | 数量/尺寸/格式/容量 | 存储说明 |
尔雅音图 | 1册322页,单页约2800×4100像素,PDF高清,469M | 百度网盘/查看说明 |
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下载此资源!立即支付